2005年,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科学论断,2015年和2017年,“两山”理念先后被写入中央文件《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》和十九大新修订的《中国共产党章程》之中,正式上升为我党治国理政基本方略和重要国策,成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。
当前生态资源转化还存在资源确权不清难度量、闲散资源价值不高难抵押、资源供需不匹配难交易、资源转化机制不健全难变现等问题,需通过机制体制建设和数字化赋能突破瓶颈,盘活资源促进共富。
2005年,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科学论断,2015年和2017年,“两山”理念先后被写入中央文件《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》和十九大新修订的《中国共产党章程》之中,正式上升为我党治国理政基本方略和重要国策,成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。
当前生态资源转化还存在资源确权不清难度量、闲散资源价值不高难抵押、资源供需不匹配难交易、资源转化机制不健全难变现等问题,需通过机制体制建设和数字化赋能突破瓶颈,盘活资源促进共富。
“生态资源云脑”面向生态资源主管部门和投资运营机构,以盘清资源家底、盘活资源价值为主要路径,解决生态资源转化“四难”问题,实现“盘活山水林田,促进共同富?!?。
以数智资产引擎为底座, 将闲置资源进行登记、收储,摸清资源家底,对资产进行禀赋分析和价值评估,通过市场化手段整合提升,引入合适的社会资本和运营机构,促成生态资源向资产、资本的高水平转化,最终为共富场景赋能。
数智资产引擎:以解决乡村资源闲散问题为核心,通过资源登记收储,构建资产档案,从资产的位置、用途、产业性、经济性、社会性等方面进行资产禀赋分析,促进资产转换为项目(产业),为资源资产的招商引资、运营管理提供底座能力。
资源储蓄:以存储资源获利的形式吸引闲散资源登记,拓展了闲置化、碎片化资源盘活的渠道,并可动态的掌握全域生态资源家底,为集约高效的打造生态项目塑造资源池,挖掘资源价值。
资源交易:集生态资源上架展示、客商需求发布和资源交易平台功能为主要业务的数字资产发行平台。生态产品通过线上交易和竞拍交易,高效、精准对接供需双方,破解生态产品交易难的问题。
共富场景:根据资源、资产的不同属性,结合地域规划和特色管理运营模式,打造典型共富应用场景,将闲置资源用活。
场景1——飞地抱团:依托专业运营组织,围绕监、建、运三大场景,建设集体经营建设一张图、项目全过程管理和项目运营管理工具,破解用地指标零散化、乡村用地低收益两大难点问题,实现“闲地”指标激活促富。
场景2——农房盘活:通过基层感知服务场景实现闲置农房精准定位,整合农房闲置信息,建立闲置农房档案库和意向登记库,并进行上架发布,企业、租客在云服务端签约,助力农户”资源一键发布“客商 “一键找房”,实现闲置农房盘活、带动共享经济强村共富。
衢州常山生态资源云脑:
全省首个生态资源数字化平台,围绕“产业投资、资源储蓄、资产招商、资源开发、有偿变现、生态保障”六个维度,建设两山生态资源云脑,实现资源管理、资产运营、政府监管、公共服务的全面数字化,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。
实现收储资源总额达3.5亿元,撬动社会资金19.6亿元;为全县299户主体授信20549万元,发放生态贷款20393万元;带动176个村增收消薄,推动农民和村集体增收1492.34万元。
浙江省首批“两山银行”试点,在数字化建设方面也获得丰硕成绩,如入选省发改“一地创新,全省共享”、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创新突破铜奖、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(第一批)-生态文明建设现行示范、衢州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优秀应用。
衢州龙游两山银行:
借鉴银行分散式输入、集中式输出的模式,集中收储、整合、交易林业碳账户主体的碳汇量,有效促进村集体增收。这是一次崭新的基于生态资源中的细分领域——林业碳汇两山实践。
建成265个林业碳账户。碳汇交易可带动竹林可持续循环更新,持续提升固碳增汇能力,年消耗竹材有望超100万吨。4万亩竹林碳汇交易价值可达800万元/年;全域森林5年碳汇量可达400多万吨,按现有价格计算价值达2亿多元。